当前位置: 起动箱 >> 起动箱介绍 >> 冷库电气设计中要留意的方面
1.变配电房位置的选定
冷库变配电房的选址要符合GB的要求,要靠近负荷中心设置。一般冷库所在场区主要大型设备集中在制冷机房,因此一般情况下变配电房设置在制冷机房所在的设备房建筑中,紧邻制冷机房控制室。特别是氨制冷机房,可通过控制室与变配电房隔开。对于氟制冷系统,根据工艺上自动控温要求有可能大型机组与库房冷间采用一对一形式,大型机组分散设置在楼层或者冷库不同区域,这时变配电房可酌情选择在库区内靠近负荷中心位置。
很多地方用电分时段收费,存在峰谷电价,这是冷库运营商会考虑的方面。因此在变配电房负荷需要系数取值上要考虑到这个因素。除了周转快的物流冷库能耗大需要系数高外,以存储为主冷库的制冷机组考虑主要在夜间运行,与库区其他如宿舍、办公和加工等建筑在时间段上存在错开用电的情况,这时需要系数可以考虑低些,但一般不低于0.55。
冷库市电停电时有生产或保温需求,因此一般要设置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有些企业为了省掉发电机,与供电方面协商采用双电源或者双回路供电,尽管理论上达到了二级负荷供电规范上的要求,实际很多区域供电还满足不了真正双电源双回路的条件,而且投资成本不小,使用时因为电源或者高压设备故障断电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很大。
2.冷库的电气系统
冷库电气系统强电部分主要分为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照明系统包括工作照明、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其中容易忽略的是冷库月台前回车场照明的设置;动力系统主要涉及制冷机组、循环泵、蒸发冷和冷风机等制冷设备配电;控制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电动机起动停止,还要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工艺配合,有的需要设置PLC自动控制。电气系统弱电部分主要包括冷间呼叫系统、测温系统、监控系统、气体探测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等等。呼叫系统和气体探测系统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测温系统与工艺操控有关,监控系统与运营管理有关。设计时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了叉车充电间的危险气体探测。冷库搬运过程用到电动叉车,叉车用铅酸蓄电池在充电终了时释放硫酸雾,夹着少量的铅以及氢气和氧气,氢气积累到一定量有爆炸危险,因此叉车充电间要采取防火防爆措施,设置氢气探测系统与防爆排风机联动。
3.设备选择与安装
冷库主要由月台、穿堂和冷间等功能区构成,冷间用来存放货物,传统的货物分拣就在月台穿堂上进行,对于现代物流冷库,由于存货周转快,流通量大,还配套有专门的配送分拣加工区。以往冷库的月台和穿堂常设计成敞开式的常温环境,从食品安全标准角度看是不符合要求的。为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冷链不断,这些场所均要求维持一定的低温封闭状态,而且要求的温度不同,因此存在着温差。不同温区交界处由于温差的存在是最容易结霜结露的场所,比如各场所出入口,因此这些场所电气设备的设置和选用要特别注意。比如冷间门口附近由于冷热交换频繁,有冷凝水滴落现象,因此安装在这些场所的明装配电箱除了要有一定的防护等级外,线路还要采用下进下出方式。
冷库由于商品的进出,会不断把带水份的空气带入冷间,特别是低温库,冷间内时间长了制冷风机或顶排管容易结霜,要定期扫霜和融霜,这会影响到库内其他的电气设备和线路。GB的年版本中有要求冷间内照明灯具选用防护等级为IP54的防潮灯具,但在年版本中却没有明确要达到的具体等级,只要求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和冷间环境条件。IP54根据GB/T阐述要达到防尘和防溅水,相当于室外用电箱柜、室外路灯、室内地面灯具和餐饮建筑中产生水汽的加工场所电气设备所要求的最低防护等级,是有一定道理的。
冷库还有些特有的要求,比如冷间内灯具要带防护罩,防止进出货时碰撞,灯具的金属外壳应接专用保护PE线,照明支路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冷间内配电线路均要选用符合环境温度条件的耐低温电缆。月台靠近回车场侧要预留供冷藏车充电的专用室外插座。冷库由于其结构形式和保温需求的特殊性,设备安装以明装为主,这样不会破坏冷库特别是冷间的围护结构,有利于保温也便于维护。冷间内的设备如照明灯具、冷风机等的控制均设置在冷间外的穿堂和月台等温度较高不容易结霜结露的场所。冷风机的急停按钮或开关不允许设置在冷间内。
4.线路敷设
冷库的电气线路敷设以明敷设为主,冷间内线路敷设根据温度和制冷形式不同可采用直敷、穿管和穿桥架等多种敷设形式。目的是为了减少线路穿越保温层的穿越点,尽量少破坏围护结构。月台穿堂等场所,如果除围护结构外没有设置专用冷库保温层,可采用局部暗敷设形式。穿越冷间保温层的电气线路必须相对集中,减少穿越点以降低冷损,且穿越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和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现采用桥架将线路引至冷间外引入点,然后转为小套管保护,外墙墙体侧进行防火封堵,冷间内保温层侧进行防冷桥密封。为提高防冷桥效果,穿越点处电缆保护套管直径一般不大于Φ25,可采用耐低温耐火工程塑料管。
以往冷间末端采用顶排管的冷库居多,由于冷间内空气中含水分,在低温状态下容易结霜结冻,电气管道内容易冻结不便维护,因此线路进入冷间后以直敷设为主,利用排管支架,或者钢索,或者通过经过冷桥处理的预埋吊点进行敷设。现代大型冷库末端普遍采用冷风机制冷后,由于冷风机的抽湿效应,冷间内总体较干燥,造成管道冻结的概率小,因此,风机库冷间内采用桥架管道布线的形式多。特别是物流冷库,规模大线路多,采用桥架集中敷设利大于弊。
5.呼叫和测温系统
冷间内在库门口附近设置呼叫按钮,防止人员被困库内,门外库门上方设置声光警示。呼唤信号同时传送到有人值班的房间。有回笼间的冷间呼叫按钮设置在回笼间内靠近库门处。设有呼叫按钮的冷间,冷间内库门的上方设置长明灯,可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蓄电池安装在冷间外照明控制箱内。冷库要求设置测温系统,并可记录。冷间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要避开靠近库门处,由于进出货物影响,温度波动大,测量不准确,还要避开冷风机和送风道出风口,宜设置在靠近外墙处和冷间的中部,安装高度不宜低于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