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箱

前置前驱发动机舱布置

发布时间:2022/9/17 18:15:49   
治疗青春痘北京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一、确定动力总成在发动机舱的定位

1、确定变速器的输出中心点在整车中的坐标:

1)轮心在整车中的坐标确定后,初步定义变速器输出点坐标,其许可的位置处于下图标示区域内:

a、X向位于轮心X向向前25mm,向后15mm区域内,具体定位兼顾动力总成前后间隙;

b、以轮心做半径为5mm的圆,X向和Z向不允许落在该区域内,Z向定位兼顾动力总成的离地间隙和与发动机盖的间隙;

c、Y向考虑发动机侧与右大梁25mm的间隙(包括轮系),变速器侧与左大梁25mm的间隙要求,兼顾动力总成与副车架的25mm间隙要求。

2)变速器输出点位置初步确定后,计算传动轴夹角,计算传动轴夹角主要步骤如下:

a)沿Y向从变速器外点作60mm的直线,得点a;

b)沿Y向从转向节中心作40mm的直线,得点b;

c)连线ab,测量直线ab与参考线的角度即为传动轴夹角。

备注:上述方法计算的传动轴夹角为估算值,即定义了变速器端球笼Y向尺寸为60mm和转向节中心到球笼端距离为40mm,正式设计中可能存在一定细微差异,可在后面进行校核是否满足。

3)经过上述步骤完成变速器输出点的初步确定后,由底盘性对该输出点进行校核,并结合动力总成六个方向的间隙完成变速器输出点的确定;

2、变速器姿态的确定,输出点确定后,按下述步骤调整变速器在车辆中的姿态:

a)经过发动机缸体最左端轴承盖端面中心点a作平行于XOZ的基准平面;

b)将变速器按与发动机同轴,以当前DIFF_DROP值放置好变速器;

c)将当前变速器输出点投影到基准平面,得点b;

d)以发动机输出点a(变速器输入点)为圆心划圆,半径为变速器轴心距T(即ab);

e)过点a作直线ac,ac长度大于ab,并使用“MoveObject”命令沿-Z作直线de,移动距离为变速器的DIFF_DROP值W;

f)连线ad,并按下述步骤调整变速器到位。

3、发动机姿态的确定

α角——发动机前后倾角,发动机缸体面垂线与Z轴的夹角

a)对于前进气后排气的发动机而言,发动机后倾;

b)对于前排气后进气的发动机而言,发动机前倾。

β角——发动机左右摆角,前置前驱β角为0。

γ角——发动机仰角,前置前驱γ角为0。

动力总成中心点——定义为发动机缸体左边端盖外圆的圆心坐标,

全新布置时尽量坐标圆整完成上述定义后,抽取发动机缸体作为发动机位置进行输入,作为发动机IA的依据。

二、发动机舱空间的计算与确定

1、发动机舱X向空间的计算与确定

A—前保蒙皮至防撞梁前段距离

B—防撞梁宽度

C—防撞梁至冷凝器的距离

D—两器厚度(包括电子风扇)

E—发动机前端至电子风扇距离

F—轮心至发动机前端距离

G—BOF至轮心距离

FOH—前悬

其中,A+B+C由CAE确定,E35mm,对于前排气发动机,根据根据隔热措施不同取值(40-70)mm,动力总成与前隔板间隙大于35mm

2、发动机舱Y向空间的计算与确定

A/I—轮胎中心至翼子板边缘距离

B/H—轮胎中心至大梁距离

C/G—大梁宽度

D—发动机至右大梁间隙,推荐值大于等于25mm

E—动力总成Y向尺寸(包含与大梁处于同一高度的轮系)

F—变速器至左大梁间隙,推荐值大于等于25mm

发动机舱最小Y向尺寸由D+E+F确定,最大Y向尺寸轮胎与大梁宽度确定

3、发动机舱Z向空间的计算与确定

Z向空间主要由以下尺寸构成:

C点高度H4;

变速器输出点到发动机顶端高度H0;

变速器输出点到发动机底部高度H1;

动力总成离地间隙H2;

发动机与发盖间隙H3(行人保护此处经验值≥85mm);

其中:H4=H0+H1+H2+H3

三、发动机部件的布置与通用位置

1、动力总成悬置布置与匹配

前置前驱的动力总成悬置一般为三点式,其中左右各一点分别通过发动机和变速器固定在左右大梁上,后悬置通过变速器与副车架相连,悬置布置时考虑车架安装点与副车架安装点的共用。

悬置布置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1)、动力总成的质心尽量落在左右悬置中心连线ab;

2)、悬置在大梁上支架必须考虑轮胎包络的影响;

3)、后悬置在副车架上得安装支架考虑与排气管的间隙。

2、进气系统的布置

空滤一般有两种布置方式:

a、在左右纵梁的上方,滤芯过滤方式为上下方向过滤;

b、布置在发动机上方,由于高度方向的限制,滤芯过滤方式为侧向过滤。滤芯的形状比较规则,箱体的俯视图最多可在矩形的基础上切一个角,上下端面可做成异形

c、进气系统内的容积不小于发动机排量*10,空滤箱体容积应该大于发动机排量*6;

d、吸气管布置在上弯梁上方,前大灯下方或前轮护板与前轮鼓包之间。

3、排气系统的布置

排气系统在前舱的布置主要包括三元催化器、柔性节以及前排气管等,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a、对于前排后进发动机,三元催化器与散热器距离≥45mm;

b、考虑柔性节与油底壳、最小离地间隙满足要求,以及根据隔热措施的不同考虑前排气支管与传动轴球笼的间隙;

c、对于前进后排发动机,考虑三元催化器与地板以及转向器的间隙。

4、蓄电池的布置

蓄电池可选如下位置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a、蓄电池环境温度超过70°,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蓄电池布置在远离热源的位置;

b、尽量布置在靠近发电机和起动机的位置;

c、蓄电池布置在左边时,蓄电池与制动总泵左右错开,以免发生正碰时电池撞击制动总泵侵入前隔板;

d、蓄电池与保险盒不在一条纵向线上,以免正碰时发生短路起火。

5、保险盒的布置

保险盒可选如上位置布置,保险盒盒高不小于mm,由于保险和继电器的外形规则,保险盒形状尽可能能规则,比如俯视图为矩形,必要时可以为异形。

6、制动模块的布置

制动模块可选如上位置布置,其中虚线仅用于不得已的情况,且不得位于轮系正后方,对于ESP模块,其顶面低于制动油壶面,制动模块与制动总泵的制动管长度最好小于1M,超过1M时采用变截面管,主要管径Φ8。

7、外形可异化的零件的布置

外形可异化的零件包括:1)洗涤液壶;2)膨胀箱;3)制动液壶;4)HPS油壶;5)进气谐振腔,其遵循的布置原则如下:

1)膨胀箱容积不小于2L,膨胀箱的最低液面线高于暖风机进出水口10mm以上;

2)HPS油壶容积不小于1L;

3)制动液油壶容积不小于1L,制动液壶可异形或与制动总泵分离保证制动液的加注。

四、前舱布置维修性评估

维修性应尽可能满足(布置、成本、零部件品质、维修性间的平衡)。对于日常保养的项目,必须解决维修性问题。下列零部件必须满足维修方便的要求:

a、空滤芯更换,

b、发动机及变速器机油、冷却液、转向助力液、制动液的加注和更换,

c、机油滤清器更换,

d、空调冷媒的加注,

e、保险和继电器更换,

f、火花塞、气缸线更换、喷油器拆装、发动机皮带更换,

g、前大灯的拆装或大灯灯泡的更换,

h、油门拉索和离合器拉索的拆装和调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5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