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箱

青科娇子叶年业走在发动机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12/25 16:00:14   
                            

他是五菱动力的探路人,为五菱发动机不断寻找着新概念、新方向;他“甘于寂寞”,凭借广博的知识和累年的辛苦助力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他“瞻前顾后”,在有限的创新条件与企业的产品夹缝中不断追求超越。

叶年业,男,广西贺州人,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前瞻设计专家,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汽车发动机新产品、新技术等研究及攻关工作,为企业动力总成的业务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个人简介

说到明星人物,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影视娱乐圈的小鲜肉,就是商业大咖之类的财富巨人。偏偏这些人物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永远保持沙发与电视屏幕间的“永恒距离”。相反,与我们每一个朝暮晨夕的进进出出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却被人们淡忘在时代的热点之外,受到如此“待遇”的人在科技制造领域尤为多见。你知道“有路就有五菱车”的市场份额,但你不知道好口碑的背后离不开那些为此默默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今天,我们的采访将向你推出的就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前瞻设计专家——叶年业博士。

出于对采访对象的敬仰,我们采访组特意选乘一辆宝骏前往柳州,一是为了体验和了解叶年业及其团队参与设计量产的品牌汽车的舒适度和优越性,二是希望跟他的“孩子”同时亮相可能会缩小采访交流时的距离感。

“理想主义”的工作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一辆汽车的性能如何取决于发动机总成的性能优劣。汽车行业早已是一片红海,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追求又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乘风破浪,汽车制造企业如果没有在车轮滚滚之前的前瞻理念,就别谈什么商业模式了。可见汽车设计的前瞻研究、理论体系和开发流程的重要性,没有对这一模块进行分析、总结、实践,是很难推动汽车设计向前发展的,也就没有了汽车新产品的诞生。

叶年业作为企业发动机前期研究负责人,专门对发动机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前期研究及攻关。用他的话说已量产的发动机是工程实践,属“现实主义”,而他们的工作是前瞻设计,是给发动机寻找新概念、新方向,在集成上挖掘性能,提要求、寻突破,优前启后,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

▲叶年业(中)向同事讲解发动机零件

叶年业非常喜欢自己这份工作,也非常尊重自己的这份职业。他于年走进上汽通用五菱,可谓十年如一日,固定不变的工程师,动态发展的发动机,他享受这个过程,他说“理想无止境,科技进步在于前瞻”。

定位科研,越位发展

只要所有的零部件齐全,一个小小的汽修厂就可以“生产”出一台汽车发动机,这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同样是面对发动机,叶年业的工作却是脑力劳动为主,他及其团队是一群不满足“现状”的探路人。有了前瞻,如果不走出来,梦想永远照不进现实,科技工作者将愧对于自己的职业,这一点“叶年业”他们是很清楚的。“谈何容易啊,对发动机的优化改动又不能凭空想像”,叶年业接着说,“既要眼观六路,结合国内外市场趋势;又要耳听八方,顺合五菱客户综合要求”。矛盾也来了,五菱的系列产品从品牌价值到产品价格在国内外已经广泛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有了稳定的客户资源了,市场定位不可能像其他新概念豪车那样可以无边界地投入科研成本。难以回避的现实是企业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被自身的定位形成的壁垒阻挡了道路。本职工作是发动机前瞻设计,“生命在于工作”,是不能停止的,但如何平衡研发中巨大的成本投入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在这样的“矛盾”中,叶年业不断“越位”,在情报收集、科研突破、数据积累、技术储备、落地量产等方面还是给“东家”带来不俗的收获。

“五十二,白加黑”是对不分昼夜默默奉献者的写照。胸中是充满创造的激情,面对汽车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中的发动机总成及其他连带配件,什么汽缸盖罩、汽缸盖、缸体、曲轴箱、油底壳,进气、排气系统、正时装置、节温器、发电机、压缩机、扭矩、连杆、配气、燃料供给、润滑、冷却、点火、起动七七八八成百上千大大小小冰冷的零部件,大家知道真实的核心能力是发动机的集成能力,上游企业为众多合作企业提供同样的零部件,最后表现出来的性能却千差万别,原因就是你会不会改造、敢不敢改造,如何改造才能变成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这个过程不单用时间的量化就能实现的。

▲叶年业在拆解、分析某型汽车发动机

这些年,由叶年业主导完成了20余项小排量增压、增压直喷发动机新产品、新技术的前期研究工作,部分发动机产品已完成可靠耐久试验并成功集成整车推向市场,助力企业牢牢占据国内汽车销量桂冠宝座。作为主要负责人先后还承担广西、柳州等各级重大科技项目7项,目前均已完成项目验收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把经验向外分享,叶年业也做出了榜样——工作期间发表论文20余篇。上述两个“20余”的数据已向我们证明:叶年业为行业的整体交流共进表现出了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本领和社会责任。

前瞻理念,扩大视野

闭门造车,千古笑话。叶年业及科研团队专项的工作性质就注定了他们要有多维度的视野。采访中,记者问道:“给自己的工作性质和方向下一个定义?”他不无得意:“我们走在势趋的前面。”

叶年业作为企业发动机前瞻设计负责人,本职工作以外,他还积极参与发动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承担政府项目,联合高校如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产学研共进。他所做的所有这一切,心里的算盘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开拓视野、收集情报、发现方向、推动发展……哪一项都没有离开五菱最根本的追求。向外寻找良好的合作关系,把握“前瞻的前瞻”,将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发动机前瞻设计之中,推进五菱技术进步。当然,这只是他的“小心眼”,他还有更大的胸怀,不但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企业导师,还在“努力提升全国发动机行业的质量及技术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获得“全国内燃机标委会-年度优秀工作者”称号。学术、胆略与高度,除了来自于内在的积累,更少了不外部的“旷野”。

甘于寂寞,不负韶华

叶年业博士尽管年纪不老,但是“人生坎坷”。这里的“坎坷”,说的是学习与科研历程。

叶年业大学本科学的是“交通运输”专业,而博士学的是“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明显是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也许艰苦的产业要成就一个人,上天得先对他做一次能力与耐力的考核吧。叶博士学科分类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具体方向是“动力机械与工程”。由于未来工作的高要求,一旦选择这个专业,将是一生的“苦”,所以很难招到“甘于寂寞”的人才,有时候国家不得不以降低考研分数的录取方式来招收学生。但是,叶年业“认命”了,他自己说这是一份“少儿不宜”的事(意思是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持久耐性是做不了的),是那种“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的真才实学的事,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自己的选择。

▲叶年业做发动机整机对标分析

累年的辛苦,换来了企业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当问及在这十年中所付出的心血是不是比别人多时,叶年业只吐出八个字“份内之事,本色担当”就不愿多说了,与他谈及技术攻关的方方面面是那么口若悬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对团队里每个成员做出的艰辛和努力他每一件都记忆犹新,多少技术人员为了这种“2微米工程”跟他“十年夜话”。他说:“我们企业在疫情期间做出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承诺并兑现,是源自称为“项目”的艰难攻关,可以说大家是以呕心沥血、汗流浃背的持久的工作状态完成的,打响了名号。所以现在说的‘’并不是项目,而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叶年业感恩团队:“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砥砺奋进、孜孜以求、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等等这些词语贴在他们身上并不过分。我们干的是汽车发动机前瞻设计,是很多零部件的集成,技术改造有失败就有重来,最后总能创新出完整的重器。但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人生却是有缺失的,因为大家都少了很多陪伴老人、爱人、孩子的时间。也许这是科研工作者共同的宿命吧!走在车轮前面的人,是停不下来的!”

图文:科普中央厨房

北京科技报葛郁槟黄秉战

原标题:《叶年业:走在发动机发展趋势“前面”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6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