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动箱 >> 起动箱市场 >> 入冬在即低温已至冰点需要开始原地热车了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内容概述:
无级变速器的热车问题普通车辆热车原因解析燃油动力汽车全新技术分解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两大类汽车只有燃油动力需要热车,电动与插电混动汽车没有这种说法;因为日常代步驾驶多为纯电模式行驶,内燃机只是在中长途的行驶过程中,由司机控制或系统决定是否启动;那么这些具备两套引擎的车辆,难道就不需要热车了吗?
解析热车问题得从变速箱作为切入点,在所有量产汽车中,目前只剩下装备无级变速器(CVT)的车辆需要怠速热车。
01技术弊端
与传统齿轮组结构的变速箱不同,其换挡结构并未采用高成本的齿轮与电磁阀结构;而是以发动机直接驱动主动锥轮,通过推动钢带的方式带动从动锥轮运转。
换挡是依靠两组锥轮的夹角变化,以改变钢带的角度,也是速比(前进挡)的概念;不过动力传递的基础还是三者之间的滚动摩擦,这会造成锥轮钢带的磨损。因为任何物体的接触摩擦都会产生磨损,这是无法改变的物理现象。
重点:基于传动过程必然产生磨损,所以无级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很低,很多品牌的机型都会在超过10万公里后因严重磨损的而打滑丢转,最终不得不更换总成。
然而更换变速箱的费用至少也是五位数,所以这种机器必须通过充分的润滑,以延缓锥轮钢带的磨损。但是在低温环境中的变速箱油流动性很差,冷启动无法实现有效的润滑;于是就不得不在启动后利用电动暖温器加热变速箱油,这就是此类车辆不得不原地热车的原因,且热车时间没有固定标准,温度越低需要的时间越长。(最长可达到10分钟)
02正常热车·年
「原地热车」是真正老司机的用车习惯,而且是不善于接受新知识的老派司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09是国内汽车工业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的汽车使用的是;而在此之后化油器技术被禁用了,所以量产汽车都必须使用电喷系统,否则是不允许上市销售的。
原因在于化油器技术必须原地热车,因为“化”油需要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否则汽油无法实现理想的雾化效果;利用进气负压混合的油气浓度达不到理想标准,在压缩冲程中不能有效蒸发,在膨胀冲程中不能以设定时间充分燃烧(转化出标准扭矩)。结果则是怠速与行驶中的转速不稳定,瞬间过低则有可能熄火,这会影响驾驶安全。
所以使用化油器系统的车辆不得不原地热车,待其达到高温后才能稳定的行驶;但是电喷技术完全没有热车的理由,因其为压力雾化喷油。
的基础是电喷系统中的「油泵喷油嘴」,泵是一种用于给液体或气体增压(压缩)的机器;油泵是从油箱中抽出燃油,通过油管将其输入到内燃机的喷油嘴。喷嘴的本质是“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断路使其闭合,通过通路使其打开喷嘴;但是在断路闭合时油泵仍旧持续往喷嘴送油,一旦达到“满”的标准则要开始压缩油液。
如果下时候玩过针筒的话,用手堵住针筒的口并持续推手柄,松开的瞬间是不是会雾状喷射出水花?
堵住喷孔等于喷油嘴闭合·蓄压打开喷孔等于喷油嘴通路·雾化喷射而喷油嘴的顶端会设计出很多细密的喷孔,通过这些小孔更能实现理想的燃油雾化,效果要比理想温度标准的化油器还有好很多。重点是压力喷射系统不再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汽油的结冻冰点温度有零下七十余摄氏度,燃油不结冻、喷油雾化效果好,还有什么理由原地热车呢?
除非是在北方寒冷地区,不原地热车让水温升高则无法使用暖风,而车里有冷的坐不住则需要原地热车;车辆的本质是提高通行品质,费点油并且会产生点积碳也没有大不了,但除此之外的用户都没有必要原地热车了,所有理由都不成立。
03常见误区·润滑问题
不原地热车·内燃机会有严重磨损,这是胡扯。曾经的老司机有原地热车的习惯,但是越来越多的新手司机不再原地热车,而车辆仍旧可以正常使用;在不解的同时则会期望这些新手按照其老经验用车,以达到内心满足(装·老资历)的虚荣。
于是则会编造出一些完全没有科学道理的理由,比如「磨损问题」;也就是发动机机油在冷启动时粘度低,润滑形成的速度慢,如果直接驾驶则会产生较大程度的磨损,听起来似乎“有板有眼”,其实这种水平连“票友”都不算,因为只要机油没有选错标准,润滑形成只是几秒钟而已。
知识点1:机油润滑依靠的「机油泵」,功能当然也是抽油并增压;理论上只要压力够大且机油能正常流动,那么润滑形成的速度就会非常快。
因为机油泵自身没有动力,也不依靠电力驱动;而是通过高速运转的曲轴带动运转,曲轴在拧钥匙的瞬间,由起动电机即可达到rpm左右。冷启动完成后则会达到rpm左右,这是每分钟曲轴的转速。
可以确定的说这一转速标准,足以在2~5秒内完成压力与喷射润滑的建立,这基本就是制造标准,如果真的像某些老司机描述的,冷启动后怠速几分钟才能形成有效润滑;结果必然是任何内燃机都会在几千公里内磨损到报废,真正的严重磨损只是启动拧钥匙的瞬间,也就是活塞曲轴运转,机油泵将将开始转动瞬间。
仅仅是这一瞬间造成的磨损,是内燃机正常磨损80%左右的程度;用“屁股”分析问题,也不应当给出低温启动后短时间无法形成有效润滑的结论。
知识点2:机油参数应当如何解读?比如「0W-30」。
W·winter代表低温30代表高温粘度标准高温粘度不需要解析,汽车在不烧机油的时候应当按照车辆说明书建议值使用,降低标准会增加热车磨损程度,提高标准会因机油阻力大降低动力(提升油耗)。烧机油后可以适当升高一级,以更高粘度机油流动性差的特点,使活塞可以碾压到更多机油以形成油膜,说白了就是填充磨损扩大的间隙。
低温标准是需要按照环境温度调整的,不过各个区域使用的机油,都会按照低温标准采购与销售。数字与W的组合代表低温标准,用数字加上﹣35(负数)得出的数值,是机油的凝固点。
比如0W就能够承受最低零下35度,在高于该标准的温度环境中机油是不会结冻的,只是越接近﹣35℃的流动性就会越差。但是选择的机油基本都会有5-10℃的冗余,同时机油泵的动力也是有冗余的;说白了就是低温启动即使机油的流动性略差,但只要还是液态就能够快速形成润滑,还有原地热车的理由吗?
总结:经验往往会存在很多错误,工业是需要严谨科学态度,而不是靠臆想靠猜测;有些汽车用户认为汽车就像人的关节一样,不做做热身运动直接驾驶肯定会出问题。然而别拿“疏松”的骨质去对比硬度与强度极高的钢材,这是两个领域完全不同且不具可比性的概念。
要知道原地热车的防冻冷却液与机体加热速度会很慢,而在水温没有超过90℃之前,内燃机都会有倍数标准的怠速喷油量;而且过度喷油会造成燃烧不充分,所以原地热车既费油又会增加排放。所以无级变速器是需要淘汰的落后机型,原地热车的驾驶习惯也需要改一改的,当然在寒冷的冬季还是可以例外,用车体验是第一位。
(我们使用的汽车以及建议用户改变用车习惯后的车辆,均无因不热车而加大磨损的存在)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